查看原文
其他

学长号的厕所清洁工,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

学长号的厕所临时清洁工
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

作者:付晓峰
 一 

九十年代初,改革后经济复苏的中国大地一片莺歌燕舞。那正是华夏大地的歌星、乐手走穴的年代。当时在一家大企业文艺宣传队的我,几乎隔三差五地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职工文艺演出。几乎我登遍了全市的各文化宫及人民剧场、八一礼堂等舞台,我还作为一名长号手曾一度被聘请到河北工业大学管弦乐团的排练和演出,参加天津市大学生文艺汇演活动,还多次参加全市职工文艺汇演。在几载的“闯江湖”中,我结识了许多专业与业余的音乐人和乐手。

1995年冬,作者(前排右一)与绿光艺术团在天津红桥区文化馆礼堂演奏《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等乐曲

此时不安分的我与区文化馆的一位朋友一起组团赴市郊、乡镇、农场走穴演出。走穴很麻烦很幸苦,包租车辆费,歌手、乐手的出场费等,计划不周就赔钱,弄的我很疲倦。一年后,我应邀市一家黎明机械厂工会举办乐器培训班,我立刻纠集了江湖中的一些乐手朋友。黎明机械厂是一家五千职工的大型企业,为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这家企业要组建一支十五人的铜管乐乐队。

90年代初之夏,作者(左一)参加天津南开区组织的消夏晚会演出


在黎明机械厂大礼堂,我们组织了对乐队学员的面试,在工会干部们的帮助下,从机关、科室、车间选拔乐队学员。经我们的把关和考核,选上了十五个热爱音乐,有音乐基础的学员。根据他们的爱好和选择,分别地安排了十位学员分别学铜管乐:小号、长号、圆号、萨克斯及木管乐——单簧管。安排五人分别学弦乐:电子琴、吉它、贝司、架子鼓。(没有安排学小提琴与大提琴课程,三个月时间短)


我兼教授长号与单簧管,厂科室有一位曾毕业天津轻工业学院的女大学生学习单簧管,二位车间工人学习长号。厂部与我们协商,乐队培训为期三个月,结业那天厂里举办文艺演出,必须由培训的学员登台演奏。时间紧,任务重,让我们几位当老师感觉到很为难。我们很体谅厂领导的苦衷,毕竟企业不是专业的文艺团体,他们的乐队的队员大多数是科室、车间的生产骨干,长久不能脱产。我们只好改变了培训教学计划,不系统地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缩短教学课程,而是直接手把手地教——“赶鸭子上架”。

90年代初,作者在公司礼堂楼顶上吹小号

 二 

不过这些新选拔上学员很听话,每天整日地在厂大礼堂练习乐器的基本功,大家感觉到练习的很枯燥。一天我刚讲完课休息,有一位穿很破旧工装的粗壮四十多岁的汉子操着一口很浓的天津话对我说:“您是傅老师吧?”我点了点头。他接着说:“傅老师,我叫刘延亮,我想和您学长号,厂里不会选拔我到这里学习乐器,因我是厂里一个临时清洁工,我想尽量安排妥时间来这里学习,我不让厂里负担培训费,我自己交学费,您愿意教我吗?”对于这个热爱音乐的善良的临时清洁工,我没有理由拒绝他,我对他说:“你在不影响自己本职工作情况下来学习,我很欢迎,但你必须自己配有长号。”他笑了笑说:“傅老师,我在一个月前就在沈阳道旧货市场购买了一把旧长号,有半成新,上面有几个英文字母,可能是外国货。”


打那以后,我们培训班,又多了个长号学员。这个刘延亮每天坚持早来晚走,学习很刻苦。后来我才知道,天不亮,他就跑到海河边练习。可是后来连续二次上课他都没有来,当时我很生气,象他这样散漫的人还能够学音乐?若再不来就开除他了。

转天大早,我到厂机关一楼厕所,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刘延亮吗?他正在擦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他无意抬起了头看到我,他很难为情地说:“傅老师请您原谅,我没有如实地告诉您,我是厂里掏厕所临时清洁工,我不准备去学长号,我辜负了您的期望。”他说完话又低头擦地了。我听罢他说的话,我感觉到这里面有什么事?我很坦诚地对他说:“刘延亮,厕所清洁工怎么就不能学音乐,你为啥连续二次不上课?”只见他低头不吱声,过了一会儿,刘延亮才慢慢吞吞地说:“傅老师,不让您为俺操心了,我工作很忙,我实在不想学长号了”。我听后很生气地说:“刘延亮,这不是你的心里话,你当初很有信心学长号,现在你又打退堂鼓,你还算一个男子汉子吗?”没有想到我的这句激将话很管事,只见他含着眼泪说出了憋在他肚里的实话:“傅老师,我一个掏厕所的临时工跟您学长号,会给您脸上抹脏臭,胡厂长和工会李主席那天找到我,数落了我一顿,说我不算厂里培养的乐队队员,说我投机取巧钻空子, 还说俺掏厕所学西乐是糟蹋高雅艺术,其他的一些学员也说我臭哄哄地,污染了音乐的圣神的殿堂。”


我听了刘延亮的话,心里感觉到可气又可笑,我拍拍了他的肩膀说:“刘延亮,你不要听他们胡说八道,这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音乐家,你明天继续来培训班学习,为了让他们都尊重你的人格和你的劳动,我已看出你的生活很困难,我决定免交你的学费,我这次就不怕得罪你们厂的领导,尽管我也是半路出家的音乐人,但我能够把你带到学音乐的这条路上。”刘延亮激动地说:“傅老师,您能瞧得起俺们掏厕所的临时工,您是城里的一个好人”。

2012年冬,作者(左一)参加天津知青文艺回动时,单簧管独奏结束后发言
 三 

第二天大早,当刚我走进了厂礼堂时,我就看到刘延亮在认真地一声一声地练习单音符,我心里有说不出愉悦。上课时,我代表其他几位老师讲了一些必须要说的话:“我们每一个学员有机会来到这里学习乐器,使我们的灵魂而亲近音乐,我们的灵魂要圣洁纯净,我们必须要尊重刘延亮这位厕所清洁工,我们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心里不要撒满灰尘…..”那天我讲完话,刘延亮在一旁感动地偷偷地抹泪,这位粗壮高大的汉子却象一个孩子的感情那么脆弱…..


打那以后,刘延亮学长号学的很苦,几乎每天凌晨四点家起床,先将他承包的黎明机械厂七个厕所清扫干净,他又第一个到厂礼堂,将礼堂的地板擦洗干净后独自练习长号基础。对于刘延亮这个勤奋好学的学员,我心里很满意。为此我对他有些特殊的偏爱,常给他特殊的指导并给他增加课程负荷。他也很争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长号初级教程的单双长音练习和三连音、四连音及单吐,双吐基础练习。我又让他回家多吹奏一些长号练习曲。二个月后,经过他的苦练,他能用长号bB 原调演奏几首苏联歌曲《三套车》《喀秋莎》《红梅花儿开》《小路》等。渐渐地他与我很亲近,有什么话都与我说。


我问他:“你怎么来到机械厂做厕所清洁工?”他向我慢慢地述说:“我是1969年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公社插队的天津老知青,1979年,全国知青大返城时,我才回到天津,家里很困难,我与老爹老娘挤在8平米的小屋。一年后,我在街道一个小厂干活。三年后,经别人介绍,我认识了在一家百货商店当售货员的一个姑娘,一年后我们结婚了。爹娘为了给我腾房结婚,他们老两口去投奔附近的郊县农村我舅舅家。(我舅舅是老家村里的支书)舅舅给爹娘安排了一个小农家院,他们老两口在院里种菜养鸡,他们还有退休费,他们就在农村养老了。结婚转年,我媳妇生了个女儿,小日子过得还风平浪静。谁想到二年前街道小厂不景气了,厂里开始裁人,我被下岗了。我媳妇在她娘的教唆下,天天和我找茬干仗。她们全家嫌我窝囊,嫌我下岗没本事挣钱,决心与我离婚。后来法院判决,我的女孩跟她生活,房子一人一半,她给了我五百元,让我滚蛋。我每月还要负责女儿的一定的生活费。我如今四十多岁了,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不好寻找好的企业单位,只能在社会上打工,我在北郊区租一间小平房。一年前,经过一位同学的介绍,我到黎明机械厂当一名临时清洁工。每天中午单位管一顿饭,凑乎地干吧。舅舅几次来电话让我回老家,我说琢磨琢磨,日后再说。我从小喜欢音乐,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学过拉二胡。有时候,我在海河边听过有人吹萨克斯管,于是我又爱上了西乐。一次我在沈阳道旧货市场,花五十元买了一把旧长号。我托人让河北工学院乐队的吹小号的师傅给掌掌眼,他看后说,这是一把老法国长号,虽然号管已锈迹斑斑,但是音质很好。”


我听了他的一段坎坷的人生经历,我才知道刘延亮原来是一个曾在内蒙古乡村饱受苦难的插队老知青。他如今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他没有房子,他没有媳妇,他属于三无人员。他在这个厂还是一个掏厕所的临时清洁工,他还是那么地酷爱音乐,他还是那么地执着地热爱生活。真的,我被这位朴实坚强乐观的天津老知青感动了!何况我也是一个内蒙古兵团的老知青,我应该真诚地帮助他!虽然我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改变他的命运,但是我能够把他引向通往神圣音乐殿堂的道路。


日后,我要将我所掌握的吹奏长号的一些技巧和经验,都要让他掌握。我常常利用晚回家的时间,给他补习乐理基础知识,让他先学习音乐简谱,还要让他逐渐地掌握五线谱知识。给他用磁带录一段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马友道先生创作的优秀长号独奏曲《嘎达梅林》,还要录一些外国优秀的长号独奏曲。如今,刘延亮不仅是我教的长号学生,他更重要的是我的一位知青战友。刘延亮一边干着掏厕所清洁工的苦累脏活,他一边默默地下功夫学习长号,他从一个清洁工的生活,又走进了广阔的音乐世界。我相信他用他那辛勤的劳动汗水镀亮了他的人生之路。

 四 

1994年3月8日,由红桥区主办的首届“三八”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作者(左一)率绿光艺术团庆祝演出,乐队联奏《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红色娘子军》组曲等。(之一)


三个月后,培训班结业,黎明机械厂特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职工文艺演出,厂工会提前准备了独唱、合唱、舞蹈、三句半等节目。文艺演出安排的第一个开场节目是十五人铜管弦乐队演奏《红色娘子军》、《长江之歌》、《歌唱祖国》及《西游记》主题曲,尽管乐队演出的顺利和阵容的整齐,却暴露了演奏熟练的程度和配器方面的一些不足,但作为一个刚培训三个月的铜管弦乐队能上舞台演奏,乃是很可贵的了。特别是铜管弦乐队的舞台阵势,足让全场职工为之振奋!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我向工会李主席提议演出增加一个刘延亮长号独奏节目,李主席开头不同意,他不同意的理由是刘延亮不是机械厂正式职工,在我的强硬坚持下,安排刘延亮长号独奏为演出最后一个压轴节目。当报幕员报出下一个节目长号独奏苏联歌曲《三套车》,演奏者本厂清洁工刘延亮,全场一片寂静。也有些职工在交头接耳说闲话:“掏厕所的临时工能够吹奏出苏联歌曲吗?”当时我也替刘延亮捏了一把汗,毕竟是他第一次登舞台演出。不一会儿,一曲熟悉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乐曲从舞台上飘逸出来,那悠扬、雄壮、深沉的旋律紧紧地抓住了全场职工观众的心弦…..全场观众爆发出了春雷般的掌声。在观众的热烈的掌声中,刘延亮又演奏了苏联歌曲《喀秋莎》与《山楂树》,全场又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刘延亮第一次登台演出成功了!坐在观众第一棑席位的胡厂长高兴地说:“没有想到这个临时清洁工演奏的这么好,以后有名额,给他转正式职工,并让他参加厂铜管弦乐队。”那天我格外地高兴,我为有这么一个插过队下过乡的学生和知青战友而感到自豪!

90年代初,作者(前排右二)与五位乐友及铜管琴乐队全体学员结业典礼合影留念

转天上午,黎明机械厂铜管弦乐培训班结业师生合影时,刘延亮却没有来,我感觉到很遗憾。事后培训班里的一位长号学员对我说,刘延亮不来参加结业合影是因为他的衣衫不整,他来了会让大家扫兴。我听罢这位学员的话后,心里感觉到很不是滋味。

作者(左一)与学长号学生等影留念

 五 

一年后的初春的一天,刘延亮突然找我告别,他要回附近的郊县城农村,与自己爹娘住在一个农家小院,到附近的乡镇农民自己创办的铜管乐器公司工作,(他舅舅是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回老家还能照顾年迈的爹娘。几天后,我在黎明机械厂的附近一个小饭馆,我为他饯行,他告诉我,他去的郊县的农村里也成立了铜管乐队,请他回去吹长号并担任村里乐队队长。他诚恳地邀请我日后去他老家,我说我日后一定去找他。我最后地勉励他:“音乐艺术这条路很漫长,音乐艺术乃是天外有天,永远也不要满足,音乐也许并不能靠它吃饭,但音乐能陪伴你一生快乐。” 那天我们两人喝了一瓶衡水62度的老白干酒,喝高了喝大了话也多了,我感觉到好久没有象今天这样畅快了。聊天中,刘延亮突然对我说:“傅老师,您为什么要帮助我一个与您非亲非故的打工者?”

1994年3月8日,由红桥区组织的首届“三八”首届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庆祝文艺活动时,作者独唱《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等歌曲。


在他的追问下,我对他不再隐瞒有关我的一些真实情况,我对他说:“刘延亮,其实我是一个普通作家,在江湖娱乐音乐圈里闯荡,不仅能增添些经济收入,也是我体验生活和了解社会最好的途径与窗口。白天在外面搞音乐,夜里回到家还要爬格子,确实很辛苦!但是要想做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必须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底层,日后才能写出人间的真善美,才能写出老百姓喜爱和感人的真实作品。我很愿意帮助像你这样有美好追求和热爱音乐的打工者,我很愿意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交朋友,你们才是社会最朴实最真诚的人,何况你还是我的一个知青战友,我在乌拉山下兵团电厂,也是一个知青,我们单位的所在地都属于乌拉特前旗。”刘延亮听罢我说出的一席话,他激动地低着脑袋久久地没有吱声,默默地摸着泪……


临分手告别时,我将一本收藏多年精装版《中外名曲一百首》的书籍赠送给刘延亮。刘延亮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满脸挂着泪花,此时此刻,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作者(右一)与黎明机械厂的工会干部合影留念

 六 

二十多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到附近的郊县乡村,去看望那位老知青——我的长号学生刘延亮。何况当时,我没有手机和家里也没安装电话。二年前,我的一个老知青乐友去静海乡村铜管乐器公司买小号,(我曾告诉他有关刘延亮的事)他告诉我,刘延亮如今是一家乡镇企业的著名企业家。我听罢这消息,心里为这个饱受人生苦难的天津老知青走向成功而格外地高兴!本来我想去看望他,但我又改变了主意,我不能去!我不能打扰他的工作,也免去求回报之嫌。我不期望他回报我,虽然我们有一段师生之谊,有一段知青战友之情。但是那一页历史该翻过去了。正直热爱音乐的人,心里被音乐净化。热爱音乐的人永远是真诚,善良,博爱,心里装的是广阔的音乐世界。我希望刘延亮与我一样,用音乐温暖着这一座城市,用音乐温暖着这一片土地。

1995年夏,作者(右一)随天津金山艺术团赴北戴河文艺演出,结束后在海滩宾馆门前,部分乐团成员合影留念

直到现在使我难忘与自豪的是,我将一个饱受生活风雨和磨难的回城下岗的老知青,引到一条音乐之路,音乐的七色阳光照耀着他的快乐生活。

本文人物用的是化名

2022年9月24日 天津顺通家园

作者简介

付晓峰,祖籍天镇县。1952年出生内蒙古商都县,1965年就读包头十五中学。197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十七团战士,后调兵团电厂(乌拉山电厂)宣传干事。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业报》《巴彦淖尔报》《天津日报》“满庭芳版”版《今晚报》“人物专刊”版《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及“文化广角”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周刊”《人民政协报》“春秋,朝花夕拾”版,《民国春秋》《良友》《连云港文学》等二十五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已出版《绿星照耀在东方地平线上——华夏名人与世界语风云录》一书,《小火炬手之歌》报告文学集。2014年,山东枣庄大学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藏作者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发表的“名人与世界语”名人传记文章33张报纸,并颁发收藏证书。2000年,其生平与世界语创作经历被收录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物志》。2017年,又被收录于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名录》。

作者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协会理事,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付晓峰文章

桑干河的女儿——我骨肉分离的妹妹三姐嫁给小山村的农民——一个回乡女知青的坎坷人生农民苦瓜娶的媳妇是一位女知青——地主的女儿我的老房东是地主回城梦——返城知青的孤苦老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她在寒冬中悄然自杀留在北大荒的最后两位女知青乌拉山下的两座女知青墓老连队写黑板报的那个小伙子 ——怀念我的兵团战友任庆生一位女兵团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